兼具国际视野与专业深度的华人艺术家郑学武将与白麓社友一起探讨:艺术家的多元身份以及艺术与社会是如何彼此影响的? 跟随郑老师回顾当代艺术史的经典名作,学习如何欣赏公共艺术作品。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达利……这些大名人都是跨界型艺术家的先驱。 自古以来,艺术大师们对真理的实践绝不仅仅局限于画布。 “多元”、“跨界”早已不是陌生概念——各个领域的横向交流在这个越来越互联网化的信息时代格外重要。在当代社会,全职艺术家也普遍掌握着“分身术”,用多元的方式将自己的思考和洞察传递给社会各界。

Part 1: 艺术家的身份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

当代社会里的艺术家都有哪些“分身术”?

是什么促使如今的艺术家追求多元跨界的身份?

优秀的艺术家如何兼具自身的艺术语言与广泛的社会交流?

中美对比:两国的艺术生态以及两国艺术家的生存状态有什么不同?

意识形态在艺术界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Part 2: 艺术家身份多元化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对我们非艺术人士有什么启示?

为何现在品牌都喜欢跨界玩儿艺术?

如何将在不同领域获得的体验转化成跨界的能力?

跨界之前,我们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从艺术家身份多元化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值得反思?

 Part 3: 探讨当代艺术大师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品

 

伫立在纽约街头那些巨大的装置艺术, 似乎谈不上美感。

他们背后的故事和创作者的用心到底是什么?

这类与社会现实接轨的作品,我们该如何欣赏呢?

作品的创作者又是如何传达自己理念的呢?

不班门弄斧、不甩学术名词

一针见血、直击思想

跟随郑老师回顾当代艺术史的经典名作,

学习如何欣赏公共艺术作品!

1、911纪念雕塑的公共作品

也许你见过这件作品白天的样子,

但是它晚上的样子原来这样含义深刻、感人至深!

2、徐冰的英文书法

 

徐冰的代表作为什么让华语使用者沉默,

却让英语使用者尖叫?

3、蔡国强的烟火

蔡国强的作品被称为“大艺术”,因为其中的“大思考”发人深省:用来源于传统文化的烟火挑战整个艺术体系,用日常生活以外的风景带领人们进入不可企及的精神空间。

4、艾未未的作品

艾未未作为世界范围内最活跃、最受关注的艺术家,凭什么?因为他不仅仅向社会发出质问,还用最决绝的方式拷问意识形态……

向公众号发送“折扣”获取麓友折扣码

分享人简介

郑学武

旅美艺术家、策展人

“中国艺术家国际驻访”项目创始人

纽约哈德逊艺术中心(HCCA)总监

 

曾在国内外十余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合访问学者,并参与十余次欧美和亚洲各国的艺术中心国际艺术家驻访项目。中国最早的国际艺术家驻访项目创始人,用二十年的心血开创中国国际驻防项目的历史。

与中国第一家画廊(红门画廊)合作长达27年;纽约最专业的亚洲艺术机构(API)签署的两名中国画家之一。以装置作品“世纪文本”荣获美国弗瑞曼基金会颁发的“2009年度亚洲艺术家奖”。作品被中国国家美术馆、德国科勒惠支博物馆、美国阿克兰博物馆、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英国诺丁汉大学美术馆等机构及众多私人收藏。

白麓小贴士

活动须知

1. 为了保证活动质量,我们会对活动参与人数进行一定的限制,敬请大家提前报名。

2. 请携带ID准时到场。

关于白麓·纽约

 

白麓『让思考更加独立,让求索不再孤独』。

白麓·纽约每周末在纽约曼哈顿地区都有线下交流活动,旗下精品节目包括:白麓Talk(主题交流会),白麓论坛,白麓艺术,白麓精读会,白麓美文推送,和线上美音朗读栏目《嗣音》。白麓也会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社友聚会活动,目前已建立了一个关系紧密的社友社区,今后也将朝着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方向继续前进。

白麓成立于 2014 年初,以“提升社会中坚力量的独立思考能力及综合文化素质”为理念,是注册于美国纽约州一个独立的非政府,非宗教,非营利的综合文化交流平台。白麓·纽约目前有正式成员近两千人,志愿者六十多位,线下活动参与者累计近七千人次。

在发轫之际,白麓即以『让思考更加独立,让求索不再孤独』为目标,旨在为大纽约地区的华人留(访)学群体和青年从业者们提供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文化主题交流平台。三年多来,白麓·纽约在鼓励留美华人年轻人开放思维,互通观点和跨界学习的同时,亦逐渐打造出了海外华人年轻一代社会文化线下交流活动的第一品牌。

加入白麓团队

 

白麓·纽约志愿者团队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热情欢乐的小伙伴,欢迎您通过邮件或微信与我们联系,加入到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中。

白麓·纽约

微信公众号:bailu_culture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白麓公众号

活动须知

 

1. 由于活动人数的限制,活动门票售完即止,不设现场购票及站票,敬请谅解。

2. 请携带ID及购票凭证准时到场。

3. 请在白麓公众号领取折扣码。

4. 地点将在Eventbrite网站中更新。

 

活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