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音》这个栏目名称取自于《诗经·郑风·子衿》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希望藉由声音这个亲切的媒介,在不经意间,构架起你我的相遇、相识、相知的桥梁。

参与者言论均不代表本组织的立场。

《最初的爱之歌》

 

作者简介: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Juan Ramón Jiménez,1881–1958),西班牙诗人、散文家。1881年11月23日,胡安·拉蒙·希梅内斯生于西班牙乌埃瓦省的莫格尔。曾进入塞维利亚大学学习法律。1900年开始发表诗歌,1936年因西班牙内战爆发流亡国外,辗转迁居波多黎各。其主要作品有《遥远的花园》、《悲情咏叹调》、《一个新婚诗人的日记》和《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等,曾获得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1958年5月29日,胡安·拉蒙·希梅内斯在波多黎各圣胡安逝世。

希梅内斯和阿莱克桑德雷先后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都没有出席颁奖典礼。原因简单得让人心碎:前者是因为恰逢失去心爱的妻子,后者是因为长期卧病在床。——西班牙诗人那种孤寂、悲凉的愁怀,是宿命般其来有自的。就像他们的吉他,再怎么优美的旋律,背后都有挥之不去的哀惘基调。

 

朗读者心语:

 如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开头:“无法回避,苦巴旦杏的气味总是使他想起爱情受挫的命运。”

凡高《花季的巴旦杏》

而反复忆述年轻时恋爱情景的希梅内斯,一首《最初的爱之歌》,让人刹那间越过无尽岁月的风霜、尘垢和挫败,重新面对青春年华的种种形、味、声、色。弥补这种抽象而美好的心理感受不能看、不可闻、无法触摸的遗憾。

西班牙的文学中往往存在着这种“沉静绵长的忧伤”,在这首诗中,诗人已经是垂垂暮年,纵然是回忆初恋,心中已然无法风云激荡,展示胸中豪情,只留下一丝丝的留恋。

 

希梅内斯通过不同季节的各种意象,来精确地追逐他内心的那种感觉,他无法直接地描述,只能通过在他内心中,与之对等的其他美好的事物来相比。

 

那么,你对初恋,这“最初的爱”的感受,和本诗作者,希梅内斯一样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讲述出你的感受。

点击“阅读全文 ”可以欣赏本诗西语原文。

欢迎您在下方投票,选出您喜欢的文学题材,我们将根据提议在之后的《嗣音》中为大家呈现!

朗读人介绍

高宇彤,Rutgers University计算机硕士在读,曾被形容为“如同插着耳机不听歌”。熟悉德国历史和哲学,向往西班牙,喜欢Paradox社的一系列游戏,同时是一位真正的粉丝,追忆着1219年的贝坦索斯。最近对知名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和马基雅维利的著作《论李维》的内容和背后故事十分感兴趣。

 

往期回顾

第一期:康文婷《我与地坛》节选

第二期:Marvin 《难局》节选

 

投稿征集

现在,我们真诚地邀请大家,参与到《嗣音》中来,朗读并分享一段曾经打动你的文字,来倾诉你的一片真心或某个感动的瞬间。

或许你倾心的朗读,会让陌生人无法释怀,让他们在不经意的午后,突然产生某种共鸣,并感触到那份寻觅已久的希望,而回过神来才发现已经被你的言语和文字所深深地吸引。

或许你推荐的选文,会注入全新视角与观点,让文字背后的思想跃然音间,独立而灵动,在鼓励听者深入思考社会的同时,也激发出前所未有的灵感,去重新审视这纷繁复杂的世界。

《嗣音》如云,在朦胧的只言片语中,一定酝酿着你不可名状的温情;

《嗣音》如镜,在歌者的赤诚心意间,一定蕴藏着你拥抱世界的美妙;

《嗣音》如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一定镌刻着你追随先贤的光辉。

以声会友,《嗣音》在此诚挚邀请你来献声或投稿,因你的分享可以给众人带去无限的精神力量。

 

投稿格式:

朗读体裁 :(不限)

朗读原因&感想:(朗读者的心路历程、推荐原因)

朗读者简介:(创意的自我介绍或匿名投稿)

音频文件:(建议6分钟以内、30M以下, 音频请用 mp3 格式 )

宣传图片:(与题目有关的美图数张)

投稿邮箱:siyin.program@gmail.com

投稿联系人:高宇彤 // 微信号:tyg5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