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摘要:不要太去关注轮回的神秘性。因为,它一点也不神秘,
人的存在是否有意义?
轮回是真的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可以不管轮回,也不管任何宗教,仅仅从思维逻辑上分析,就能得到答案。因为我们生之前的,和我们死之后的事,现阶段还无法通过科学手段去证明。那我们现实一点,将重点放在今生上。现在,你可以问自己:2003年5月8日下午3点整的时候,眼睛看到了什么,鼻子闻到了什么,耳朵听到了什么,身体接触到什么,当下那一刻,你在想什么。这个或许有些难为人,那将时间推移,你再问自己:昨天整整一天,我都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接触到了什么,当下那一刻的感受是什么。你闭上眼睛,去思维,却发现一切都是模糊的,哪怕是此时此刻,一个物品在你眼前,只要你闭上眼睛,它都是模糊的。更不要说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经历的一切。然而,你有没有想过,这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
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东西形成完善,却依然不能从时间那里,抓住任何东西。是的,我们有过美妙的情感,有过痛苦的经历,有个深刻的记忆,但当上一秒过去,或者一年过去,那些深刻的都只留下淡淡痕迹,更多的随风散去。
太不合理了!简直是细思极恐,录像还能有个存档呢。这种情况,其实等于间接否定了我们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到了死亡的那一刻,你只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TM什么是我的!
什么都不是你的。
以上这些,看起来跟问题无关。然而,想了解轮回存在的真实性,就必须要了解人这个东西,必须要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眼耳鼻舌身意是多么不靠谱。如果你执着地认为,人是最碉堡的,人的一生能有什么意义,那你永远都不会认为有轮回。
如果没有意义则不必存在
接下来的问题就有些无厘头:人的一生既然没有意义,那人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是基于一个辩证:没有意义的东西不会存在。这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本身就有存在的意义。比如一把椅子,是用来坐的。空气,用来呼吸的。水,用来喝的。山川河流,为了环境和气候。以至于宏观和微观里一切东西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如果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人或者任何情况对椅子这个东西有任何坐或者观赏等需求,它就不会存在。因为它毫无意义。以此类推,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一段过程,是看不出存在的意义的,但人却还依然存在,依然有口有鼻有意识,简直是诡异。那只有一种情况,让这种诡异显得合理。那就是不可能只有此生此世。就像我们现在的智能手机,它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只是没有实体,但各种条件都在朝智能手机发展),以后可能会更智能。
只有将以前的没有、现在的有、以后更智能这三者相续地结合起来看,它才有意义。
这个有个很重要的词:相续。相续就是连续无间断的意思。那我们试想一下,几千年以后,iPhone不存在了,对于几千年后的未来来说,它是不具备存在的意义的,但放在整个人类文明中,它就有意义。人也是一样,我们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就像一个孤立存在的东西一样。但实际上,从相续的角度来说,人的一生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它有前、有现在、有以后。只有如此,你才能说,它是有意义的。就像一组相片,单独拿出一张来,可能让人很迷惑;但一组相片呈现出来,才能发现每一张都有意义。至于这个意义本身有什么意义,就是另外一回事。可能有点啰嗦。我说这些的目的,是想让他们不要太去关注轮回的神秘性。它一点也不神秘。
你种下迷的因,就会得迷的果
只要将我们的思维,放到一个相续的角度,万法皆通。再扯一点相续吧。前面说了,相续是连续无间断。任何一个东西都存在,都是有因有果的。也就是说,没有东西的存在,是没有因的。这个因,也不是独立的因,是很多因掺杂在一起的。
比如智能手机,不可能是某个工程师张开手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要有智能手机,就有智能手机。再说人,人为什么会有眼睛鼻子耳朵,为什么眼睛的视野这么窄,身体会变老等等,都不是凭空而来。宇宙有多大?但人也就能看个十米远,跟没有作用差不多。从富士康的角度来说,人就是残次品。如果人如此不堪是一种果,那因是什么?
我们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果人类从有史以来,没有战争,没有冲突,所有人都很和谐都生活,并学以致用,在这种理想的情况下,现代文明会是一种什么样子?我觉得保守估计,至少比现在先进个千年吧。但不行,人类很擅长作死。没资源,要抢;有资源,也有抢。一言不合,打你丫的。有美女,抢一堆过来做压寨夫人,如此等等。人类在无穷无尽的利益争斗中,失去的是什么?
失去的是对智慧的追求。智慧和利益,永远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你捡起了利益,智慧就只能在角落里生灰。利益能很快让人得到满足,但它给予人的,是迷;但智慧这个无尽的宝藏,因为太难得到,就没有人管。等于人在一个山洞里,看到黄金美女就使劲往里钻,殊不知那是一个又一个虚妄的泡影,无穷无止;而回头就是洞外的明朗世界。
你选择了迷,所以才会在相续的时空里,一直迷。你种下迷的因,就会得迷的果。
你觉得今生就是所有,换个说法就是,把今生当真了,就像把梦当真一样。如果你把梦当真,你就会问,我在后一个梦里,怎么不记得前一个梦?
本文由作者授权转载。文章內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文字编辑杨凡对文章有适当改动。
原作者如有异议请与纽约麓山学社联系。
本期责编:小慧若鱼
文字编辑:小慧若鱼
图片及网络编辑:楊凡
麓山学社美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