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读书会
《Living Mindfully》 有觉知地生活  

 

我最初接触到mindfulness这个概念是在心理疗法的训练中。Mindfulness通常被译作内观、如实念、专念和专注力,代表着对当下主动地、不带判断地、全神贯注地觉察。冥想和呼吸练习不仅抚慰我的内心,也给我的来访者们带去心灵的宁静。

 

后来我渐渐意识到,我可以扩大内观的应用范围,因为生活中练习专注力和觉察的机会其实无所不在。法国作家加缪说:“我们是自身所做选择的总和。”我们每天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做出的选择不计其数。通过内观,我意识到我以前的思维像是处于“自动驾驶”模式,很少主动去思考我的选择对自身、对他人,对环境有何影响。比如说,我以前不会看食品标签,不了解我购买的衣服、日用品、护肤品、化妆品等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对工业化农场的残酷性也浑然不知。

 

经过“吾日三省吾身”以及不断探查思维盲点的过程,我的生活慢慢发生了美好的改变:我选择当地当季的有机食物,用心烹饪营养丰富的三餐。我尽量不使用在动物身上做实验的生活用品。我也尽量只购买有环保意识的服装品牌。植物性饮食近年来渐渐成为全球趋势。我察觉到肉食对环境及为动物带来的沉重代价,于是决定以实际行动带来改变,由一日三餐开始。如此种种,不枚胜举。在不断深化自我觉知的旅程中,我的身体状态前所未有地好,心中也前所未有地快乐,因为知行合一、“欲变世界,先变其身”的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日常生活中这些举动看似微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比如说,美国人因减少吃肉,于2014年已令4亿动物免于受苦。正如德裔美籍心理学家费洛姆在《爱的艺术》里所叙述的那样,爱的真谛在于给予,而不是索取和得到。在给予的同时,我的心域变得更加广阔。能够为他人,为我们生活的地球作出一点点贡献,对我来说,那真是世界上最美好、最有力量的感觉。

 

环保和可持续的生活——这是两个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但却很难产生行动力的话题。我不以营养学或环保专家自居,也不为宣扬某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只希望展现这样一种理念:只要你愿意去主动学习、增加自己的觉察力,每个人都可以去搜集资料做研究,吸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最终形成自己的看法,从而在生活中做出更睿智、更富同理心的决定。我希望借由这个讲座阐明为什么关注环境保护这些跟我们日常生活似乎不大相关的话题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有巨大的益处,同时我也会分享一些个人积攒的经验。内观让我们“看见”,而“看见”是改变的开始。我期待和大家交流心得体会,不断丰富各自的思想。

 

主持人

魏曦

哥大教育技术硕士毕业生。现在Handy Inc. 任软件工程师,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授课。其人深爱阅读与分享,曾在各学社分享过《老子》、《庄子》、《孙子兵法》、《黄帝内经》、《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少有人走的路》、《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Happier》等书籍。

 

分享人

 康文婷

目前在布鲁克林一家心理咨询中心担任心理治疗师。本科在南方城市亚特兰大度过,主修心理和哲学,辅修艺术史和意大利语。喜欢研究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加环保及可持续化。热爱阅读,尤其是科幻和侦探犯罪小说。喜欢用脚步丈量城市。希望能一直以一颗谦逊的心去了解这个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流派和生活方式。

 

活动详情

1/15/2017 2:30pm

曼哈顿-详见报名后微信群通知

 

活动费用

完全免费

 

活动流程

1. 分享人介绍书籍/话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约30分钟)

2. 每位参与者发表自己的感想或提出问题(约2分钟/人)

3. 所有参与者分小组讨论(约20分钟)

4. 小组选派代表总结发言,分享人和主持人做最后陈述。

5. 活动结束后意犹未尽的朋友可自愿聚餐,继续畅谈。

 

活动须知

1. 由于活动人数的限制,如果您因故无法出席,请您尽快通知学社志愿者并退出本期活动群,以便其他书友可以候补加入。

2. 请携带ID准时到场

3. 有关读书会的任何问题可以随时在本期活动群提出,值班志愿者会尽力帮助您。

 

声明
参与者言论均不代表本学社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