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学社系列(三)
2014-05-31 创始人-陈威 麓山学社

麓山学社系列(三)终于出炉了, 谢谢大家的关注!

问:对于一场读书会主持人很重要,请问主持人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答:主持人首先需要对流程与规则极其熟悉;其次主持人要极其客观与理智,不能被参与者与自己的Random idea牵着走,而是以规则流程以及全局为第一;最后,主持人的口才与博学也很重要。

问:麓山学社除了需要主持人,还需要其他工作人员吗?

答:是的。我们需要负责网络宣传,材料整理,联系分享人,预订场地等工作人员。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对活动的顺利进行与圆满成功都至关重要。

问:那对这些工作人员有什么素质要求吗?

答:最重要是要有责任感,不能因为事小而不重视;其次,要有团队精神,因为每个人负责其中一块,如果不配合好,节奏就会大乱;最后,工作需要细心,才能没有纰漏。

问:这种运作模式跟经营公司很类似。

答:是的。我们还应用了很多经营公司的思路。例如,如果我们把参与者看出客户的话,我们就会尽量减少参与者的动作。比如,我们会把所有的椅子事先摆好,并且安排好人在入口处指路,这样参与者可以直接进来就坐好。而不是等着他们再来搬座位,这样现场会显得很凌乱。

另外,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也利用了数据思维。我们发现报名的缺席率大概在百分之20到25左右,也就是10人报名,会有两名左右总因为各种原因缺席。但是人气上来后,尽管缺席率还是一样,但是总有百分之20到25的人会带一位没有报名的朋友一起来参加。这样我们前几次就按17人接受报名。人气上来后,就正好抵消了。我们还发现迟到率大概有50%之高,但是绝大部分只迟到10分钟以内。所以,这10分钟我们一般介绍大家认识,推迟10分钟再开始。当然,我们还在研究读书会话题,地理位置以及天气等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家做参与活动的决定的。

问:看来的确是应用了很多经营公司的思路,那请问您认为公益组织和公司的区别是什么?

答:最大的区别是大多数公司是私有性质的,这种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公司形式,决定了公司并不需求向社会公布内部的运作内容与财务情况(上市公司除外);而公益组织重点在"公益"两个字上,是利用社会的大家的资源去做有益于大家的社会的事情。既然是用的社会与大家的资源,当然就必须全透明来运作,所有运作内容与财务情况都应该向社会公布。因此,公与私是公益组织与公司组织的本质区别。至于其他层面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前段时间刚写了一篇文章<公益与慈善>专门论述了这些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我们可以另外找时间详细交流。

问:能讲讲麓山学社的历史吗?

答:麓山学社的名字来源于我居住的城市:长沙。长沙有一座岳麓山,我当时住在此山的半山腰。每日爬山读书。后来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邀请了一些朋友一起爬山聊书。慢慢的就形成了麓山学社的读书会。我来美国前,光工作人员就已经超过70人,我们开展过十几种活动,每周活动都比较密集。来美之后,尽管长沙的麓山学社规模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大,但是他们还保持着每周一次读书会的固定活动。目前在纽约地区,我们学校HofstraUniversity以及哥大都分别有一个麓山学社,其中我们学校的已经在校注册。

问:学社以后的规划?

答:慢慢做,不着急。这是我这两年学会的最重要的六个字。我们以前做的太快了,团队对学社理念的理解以及对活动的把握都还没到位,我们就进行了盲目扩大,因此有不少经验值得吸取。我当然希望,这个世界上每所学校每个城市都能有一个这样的读书会。但是,我们首先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其次我们在合适的条件下来做一些这样的活动,最后我们或许会在国内或国外注册。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上理想的人多,现实的人也很多,但是打通现实与理想的人,太少!

问:最后分享一本书?

答:以前我们在长沙,有每周一书的推荐活动。朋友如果问我推荐书,我一定会推荐柏拉图的《理想国》。

**************************

麓山学社 –让思想更精致

麓山学社是一个民间自发组织的非政府,非宗教,非盈利的公益性组织。组织的宗旨是提升中国人中产阶级和大学生群体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

我们目前在纽约地区每周有两个免费活动:读书交友会(哥伦比亚大学校内)以及无领导小组(NYU校内)。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麓山学社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