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麓山学社(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 ” 麓山学社”, 或加微信: lushannyc)
——————————
麓山学社读书交友会是一个全新创意的文化社交活动!通过对参与人数的限定(15-18人),以及对活动流程的独特设计,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能让您高效地互动,社交,以及获取信息的平台。让我们为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分享人:范思捷
分享书目:《随园食单》
时间:2015.10.11 下午2:30pm至5:00pm
地点:Fordham University (113 West 60th Street)校内,具体地址报名后通知。
报名链接:点击最底端左下角“阅读原文”或“read more”,将跳至活动报名链接。
分享人简介:
范思捷
生于长于古都南京,15岁移居迈阿密。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现在纽约从事金融工作。
痴迷中国古典文化,现任纽约汉服社社长,致力于在美东地区传播推广传统文化。喜欢在厨房瞎倒腾,企图用美食温暖人心。喜欢看杂书,学手艺,研究新鲜事物,梦想成为一个快乐的杂学家。
主持人介绍:
Josh Ren
小时候在陕西咸阳,15岁来纽约。毕业于Stony Brook University, 在一家法国保险公司做精算。2007 年到2012年, 外派去巴黎,香港和雅加达。12年底回到美国分公司。喜欢自我挑战,新鲜事物,纪录片,自驾旅。曾去过31个国家旅游。个人觉得约旦的自驾游最有趣。
分享书目简介:
随园食单
吃是一种享受,是一门学问,对食物的态度更是能折射出对生活的态度。要能把美食写得令人口舌生香,那才是作为一个吃货的最高境界。袁枚,作为清乾隆年间江左三才子之一,更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美食主义者。他极其会吃,善吃,能吃,而且用心去吃,去写。
《随园食单》是袁枚40年孜孜不息的“口腹享受”的精华,填补千百年中国饮食文化史空白的著作。这本小册子,记录了中国14世纪至18世纪流行的326种菜肴和点心,自山珍海味到小菜粥饭,再到美酒名茶,品种繁多、见闻广博,堪称一部缩微版的中国饮食百科全书。
时至今日,《随园食单》中许多观点,仍值得学习和借鉴。比如袁枚认为,美食之美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要讲求营养。“豆腐煮得好,远胜燕窝;海菜若烧得不好,不如竹笋”。又如,袁枚强调食物搭配。他引用《礼记》的“相女配夫”,“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
作者简介:
袁牧
字子才,1716-1797,清中叶文学家、思想家,曾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他20来岁成为最年轻的博学鸿词科候选人,38岁时退隐,归居随园。此后他以“好色、好吃、好诗”的名士派头行走江湖,亦正亦邪,亦方亦圆,也交权贵,也纳后学,一口气活到81岁。
高度互动的活动流程:
1)分享人介绍书籍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约15分钟);
2)每位参与者发表自己的感想(约2分钟/人);
3)所有参与者将分成小组进行交流,并提出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4)参与者就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展思辨之风采。(约2分钟/人);
5)活动结束后,欢迎意犹未尽的朋友加入聚餐,继续畅谈。
友情提示:
1)不要求参与者提前准备,分享者将提供讨论所需的信息
2)请尽量准时到场,以免错过分享人介绍书目
3)请带好ID
4)如果寻找不到会场,请在活动临时微信群或是Facebook麓山学社Group内发信息,我们将及时回应
5) 每次读书会限制人数为18人, 请想要来参加的朋友提早尽快报名,填写完表格并且扫描进临时群才算报名成功。满额后的报名者将在waitlist 里面。
活动参与者的一切言论都不代表本学社立场。
**************************
麓山学社 –让思想更精致
麓山学社是一个民间自发组织的非政府,非宗教,非盈利的公益性组织。纽约麓山学社通过读书会活动提高参与者的独立思考与判断力等综合素质。我们基于读书的兴趣,分享知识与感悟,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我们目前每周在纽约地区组织免费的读书会活动,地点在哥伦比亚大学,Fordham University或Pace University。
订阅“麓山学社”,回复“美文”,阅读更多美文系列文章; 回复“ 读书会”,查看我们的纽约读书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