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5 若若
我想,世间有多少女子,如同我的伯母一般,优雅地承受苦难,骄傲地维持尊严。
虽则平淡,却是传奇。
多年前一个春天,南方梅雨季节。绵绵细雨轻扬,多情湖湘陷落。不记得谁告诉我,大伯母去世了。大伯母那时刚刚六十岁,身体健康,性情开朗,晚饭后去熟人家串门,一口气爬上六层楼,人还未进门,就倒在地上,再不起来。
一辈子要强的大伯母,就这样毫无征兆、毫无准备地离去,让家中所有的人措手不及。
多少年来,大伯母是家里的主心骨。就在那样一个平常的傍晚,主心骨倒下了。有些痴傻的女儿和有些木讷的儿子,立刻溃不成形,泣不成声。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一代不如一代”的老套故事,恰恰相反,伯母一生的劳碌与坚定,确实为这个家族带来了光亮,乃至在她身后,这光亮仍不熄灭。
忧患本分,福泽儿女。
大伯母去世多年以后,我仍然会不时想起她,想起那些大伯母教我的事。在我的人生里,是我的伯母第一次告诉我,什么是勤劳,什么是骄傲,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爱情,甚至,伯母给我安排了平生第一次相亲。
幸福
大伯母曾经训斥我,你懂什么叫幸福?白头到老便是幸福。
我的父母感情不和,我的姑父和姑母也是。童年留下的阴影,让我曾经以为,家庭和婚姻不能带来幸福。可是,伯母知道以后,很是一番生气,气到几乎要拿手指敲我的头。她说,“你哪里懂什么叫作幸福?告诉你,白头到老就是幸福。”
当时,我面无表情,任她如何激动,我自不以为然。而今天想起来,我是如何的愧疚和懊悔。这种心情真是无法表达。父母不曾告诉我,朋友或者同学不曾告诉我,可是大伯母告诉我了。她告诉我了她心中期待和手中把握的幸福。而当年的我,不但不能理解,甚至不以为然。
我见过大伯父和大伯母年轻时的照片。他是家中长子,自小受到祖父母的悉心教导。伯父十分优秀,文才出众,十八岁毕业于长沙第一师范(当时可算湖湘第一名校)。照片里,伯父高大英俊,伯母也是清秀佳人,穿着简单的白衬衫,梳着两个小辫搭在胸前。伯父和伯母的头微微靠近,如此默契而自然。泛黄的照片里散发着穿越时空的温馨。
然而,我所记得的伯父不过是个形态龙钟的老人,白发稀少,腿脚不便,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能有的全有,还一惊一乍,喜欢唠叨。因是家中长子,长兄为父,伯父经常训导他的几个兄弟,而兄弟们只是低头听话,从不发言。这场面曾让我非常不解。在乡下老家,族人深以他为骄傲,又对他从不动用职权帮助乡邻而颇有微词。
大伯父比我父亲年长近20岁。父亲曾告诉我,因为祖父去世早,祖母虽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却没有工作,一家兄弟姐妹五六人等着吃饭,上学。所以伯父需要接济下面的弟弟妹妹上学,日子十分清苦。乃至结婚后几年,自己的儿女都要上小学了,他最小的弟弟还需要他缴纳学费。伯母也不是没有因此抱怨过,但她别无选择。事实上,终其一生,她都认为伯父是她最好的选择。
伯父去世后的某一周末,我去拜访伯母,发现她苍老许多。聊天中,她幽幽说起,现如今的人,哪有你伯父那般谦虚,满腹才华,却不张扬外显。
我顿时了然,不管岁月风霜怎样改变了伯父的容貌或者品性,哪怕他不再年轻、不再文思如涌、不再意气风发,甚至不再拥有生命。但在大伯母心里,伯父永远是那个有才华有文化的英俊少年。他们相识在省城,在求学的青春岁月里,在那个改天换地的时代。可是,他们相视一笑,就走到了一起,走呀走,就走了一辈子。
伯父五十多岁时,一场意外车祸让他几乎瘫痪。在伯母的照料下,几年后,伯父竟然奇迹般站了起来。后来,伯母经常跟伯父一起去散步,我见过多次,在青石板的老街上,金色的夕阳下,相依相偎的身影被拉长,拉得悠长悠长。
勤劳
伯母曾经告诉我,女孩子要勤劳。
那年冬天,我好像已经十五岁了。和父母去长沙的大伯父家拜年。晚上吃过饭,许多熟识不熟识的亲戚朋友聚在一起打牌,我自是不喜,便去堂姐出嫁前的小屋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客厅一片狼藉,麻将散落,桌椅乱放,满地花生壳和苹果核。其他人夜里鏖战牌桌,此刻正在酣眠补交。饥肠辘辘之中,我寻了把椅子坐在麻将桌旁吃起了花生。
伯母出了房门,见我百无聊奈的样子,居然就生气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家里来这么多客人,你帮帮忙多好。一大早起来什么都不做,就是坐这里吃东西。你收拾收拾桌子又不费事。女孩子要勤劳一点!”
对于这种唠叨,当年的我全当耳旁风。在自己家里都不干活的孩子,自然不会去别人家干活。可是伯母却是把我当自家人的。这一点,也是许多年以后,离家漂泊,孤单无依之时,才领悟到。女孩子,是要勤劳一点,不勤劳,万事无着。
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伯母也许没有想过哪个女孩子会去扫天下,但是,无论养家糊口、打拼职场上,还是相夫教子、洗手做羹汤,平凡生活的每一天,都值得去努力。努力才有希望。
伯母来自长沙附近的一个县,宁乡。伯母说,“宁乡人会读书,宁乡人会喂猪。我弟弟读书读得好,我喂猪喂得好”。当时我几乎要笑喷,但我不敢。因为,我发现她毫无自卑,也不气馁,只是为此而骄傲,是真诚地骄傲。实际上,伯母并非没有文化的人,她读书,看报,还会打算盘。退休以后,她还被一家酒店聘去当会计,做了好些年,补贴她那双不能正常工作的儿女。
她一生都在努力。一双儿女年幼的时候,因为伯父伯母都要上班,家里无人照顾。期间某次意外,煤气泄漏,儿女几乎双双几乎夭折。后来虽然都抢救过来,但心智难免受损。伯母心痛自责,只有更加辛劳。虽如此,我的堂姐和堂哥竟然凭着略微残疾的心智,都读到大专文凭,不可谓不神奇。后来,她又帮儿女找工作。堂哥入工厂上班,若干年后,因为反应迟钝,表现不佳,再则伯父退休后,无人再给他这个面子,堂哥便下岗回了家。堂姐的际遇大抵相似。下岗后,伯母又继续帮儿女找临时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帮儿女找对象。伯母是传统的女人,自然把这当做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伯母帮助自己心智受损的儿女完成了,完美了。我的堂嫂,美丽能干,做得一手好菜。我的堂姐夫,既有能力也负责任。一双孙儿,聪明好学,教养周全。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那么多年,我从未见伯母流泪。哪怕生活再艰辛,她只是努力地想办法,努力去做,而已。
爱情
我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正式相亲,是伯母为我安排的。
有一天假期回去拜访伯母,客厅里我们同桌吃饭。忽然,她抬头看我,皱着眉微笑(她一直那么笑,眉头上永远锁着对生活的忧患),说,有一个不错的男孩,在美国名校上博士,我们想介绍给你,因为你在你这一辈的孩子里还是很优秀的。我错愕非常,饭粒几乎从嘴巴里掉出来。
当时,我已经二十岁。我喜欢的男孩已经告诉我他爱他的师姐而对我却不是爱,我刚刚决定去很远的地方读书永远离开这个阴雨连绵的城市,我对未来拥有许多朦胧的憧憬和幻想。也许,因为这些纷纷扰扰的原因,对于相亲这个古老的词汇,我坚决地抵触。可是伯母的微笑是期待的,严肃的,真诚的。而我是惊讶的,紧张的,也是感动的。
大伯母对我说,你没有谈过恋爱,应该去看些书,有一本苏联作家的书很不错,你去图书馆借出来看看。伯母说着找出一张白色的小卡片,很认真地将书名和作者的名字写下来。
每每回想起这一幕,我都无比心酸。
最终我没有去借那本书,那纸片被我扔在某个角落不知所踪。可是,我记得,是我的大伯母告诉我,你应该去看书,去学习。学习什么是爱情,以及怎样去恋爱。我没有学习,这个女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可是,我记得大伯母的严肃和关切,并且我对此永远充满感激。
后来,她果然为我安排了相亲,然而最终我却放弃了。伯母得知我的决定,无比惋惜,甚至有些焦虑,“你不知道那个男孩多好,他细心体贴,会自己缝衣服,你们在一起生活一定会很幸福的。而且他还是名校博士,以后出来工作就会立刻分到房子……”彼时,我仍是太年轻,未经风霜,不明世事,伯母所说的一切,在我听来都是天方夜谭。彼时,我心心念念的是精彩的人生,拼搏进取,风雨无阻地前行,而不是平淡的油盐酱醋,缝缝补补,或者一间一百平米的套间。这样的有缘无分,必然错过。
伯母教我的事情,也是只有自己体验过经历过,才能明白。所以,今天在异乡作客之时,我早已能深切体会到当时伯母的惋惜。而我,虽然从不后悔,却也终于明白,生活本就平淡无奇。这世间有多少女子,如同我的伯母,一生辛劳,沧桑,爱过,活过。没有时间抱怨,只有努力向前。优雅地承受苦难,骄傲地维持尊严。把所有的智慧和感情投入平平淡淡的生活,成就一部传奇。
伯母的故事,便是这样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