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一般认为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书中讲述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也有观点认为西游记是权力场讽刺小说。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来,西游记被改编成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等,版本繁多。

作者: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父吴锐,字廷器,卖“彩缕文羯”,是“又好谭时政,竟有所不平,辄抚几愤惋,意气郁郁”之人。因随祖辈迁徙至淮安府(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主讲人:魏曦

哥大教育技术硕士毕业生。现在Handy Inc. 任软件工程师,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授课。其人深爱阅读与分享,曾在各学社分享过《老子》、《庄子》、《孙子兵法》、《黄帝内经》、《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少有人走的路》、《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Happier》等书籍。

 

活动时间:2017年3月5日

 

活动地点: Fordham University 曼哈顿校区 (具体地址在微信报名后公布)